6月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专栏的开栏篇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中,聚焦中国月博集团旗下外高桥造船通过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工程补齐短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夯实,初步形成中国邮轮标准体系。
从十二层甲板一路向下,船员休息室已布置妥当,客舱内装紧锣密鼓推进……历经近4年建造,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工程总体进度超过90%,进入出坞倒计时。“预计今年6月初出坞、7月试航,朝着年内命名交付冲刺。”中国月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设计师陈刚说。
4年砥砺攻坚,中国月博外高桥造船公司相继突破重量控制、安全返港、振动噪声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并掌握针对大型系统工程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初步形成中国邮轮标准体系。
以下是全文报道。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本报今起推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专栏,用数据案例说话,展现各地各部门乘势而上、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奋力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新举措、新实践、新气象。
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4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5.4%、69.1%;多晶硅、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89.3%和47.6%,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产品产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月博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政策效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突破一批“顶天”又“立地”的关键技术,众多企业向着“高质”又“高效”努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实体为本,提升产业体系完整性
当年投资,当年投产。江苏无锡惠山经开区,晶澳太阳能的新厂房投资建设进展顺利。
“区里为月博配备了服务专员,92亩用地落实挂牌后,相关手续马上进入‘保姆式’服务流程。”晶澳太阳能副总裁、光伏新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刘巍预计,年底新厂房投用后,产值可达20多亿元。
广东打造“数字政府2.0”,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掌上办”政务服务;安徽设立500亿元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设立100亿元规模专项资金贷款,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增产增效……各地区各部门集聚产业要素,提升产业体系完整性,筑牢实体经济“压舱石”。
将电池包浸入深度1米、浓度3.5%的氯化钠溶液中,连续浸泡24小时,随后在空气中静置2小时;在2米高度,将电池包以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分别连续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将电池包置于试验设备上,直接燃烧105秒后间接燃烧90秒,再静置24小时;选用一根直径8毫米、顶角45度的钢针对电池包进行针刺,静置观察24小时……
5月13日,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成功通过四大电池安全试验,均未发生泄漏、起火、爆炸、冒烟等现象。
这只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众多创新成果中的一个缩影。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我国积极布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月份,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1%、55.5%、36.9%;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较上年翻倍,增长103.0%。
东海之滨,“全球第一钻”徐工XR1600E旋挖钻机,打出了190米的全球最深钻孔深度,助力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顺利打桩。与以往不同,这台旋挖钻机搭载了全国产“大脑”,控制器从微控制单元、存储芯片、电源零件,再到上层的算法,均由徐工联合上下游供应商共同开发。
“算法决定了旋挖钻机的工作精度和微操性,XR1600E能搭载国产控制器,源于信息技术产业近年来的飞速成长。”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控制研究所所长柴君飞说。
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经济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4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2%,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过去,选矿球磨机的衬板维护需要停工1个月,15人协同作业,如今使用5G重装机械臂,1人远程操控,3至5天即可完成……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5G技术让车间变得“更聪明”。
“智能工厂项目让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公司5G+重型装备制造智能工厂负责人杨磊说。
数字化赋能,一个个工厂车间、矿山工地加速从“制造”迈向“智造”。目前,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下一步,工信部将从开展多层次应用推广、加快融合型技术创新突破、强化基础性支撑能力三方面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
蒸汽阶梯使用、低温热综合利用、智能化变频系统、以废治废处理污水……走进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满眼绿意,不见传统石化厂的工业凉水塔,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海水淡化装置和中水回用设备。
“园区循环水系统和装置大型表冷器采用海水直流冷却,水资源重复利用率98.7%,每年节约生产水8316万吨!”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说。
着力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中国制造加速绿色化转型。大力实施绿色制造推进工程、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行动,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起步、加速、转弯、避障、停车、倾倒……在包钢集团白云鄂博矿区,依托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牵头搭建的“5G+北斗”“车车—车网—车地”通信系统,高7.92米、载重近170吨的无人驾驶矿车,干净利落完成铁矿石装卸任务。不仅如此,无人驾驶矿车的加入,每年还可节约人工成本约1020万元、降低油耗约900万元,提升矿石开采效率超10%。
截至4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273.3万个,建成千兆城市110个,5G移动电话用户6.34亿户,千兆光网用户达1.15亿户,移动物联网用户突破20亿户……5G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应用落地,已全面融入52个国民经济大类。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正在推动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继续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设施规模化应用,并超前谋划6G、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
补齐短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夯实
从十二层甲板一路向下,船员休息室已布置妥当,客舱内装紧锣密鼓推进……历经近4年建造,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工程总体进度超过90%,进入出坞倒计时。“预计今年6月初出坞、7月试航,朝着年内命名交付冲刺。”中国月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设计师陈刚说。
4年砥砺攻坚,中国月博外高桥造船公司相继突破重量控制、安全返港、振动噪声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并掌握针对大型系统工程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初步形成中国邮轮标准体系。
产业基础是制造业发展的地基,重大技术装备带动性强,是制造业升级的方向。今年以来,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接连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更多创新性、标志性装备取得突破,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定位中高端产品市场,性能超出国外龙头企业的20%,成本仅为其2/3;初代产品已在光伏、石油、钢铁、消费电子等五大行业实现落地……历经多年高强度的技术研发,中科时代研制的工业智能计算机产品已基本成熟。
面向工业高端计算设备的突破,得益于联想集团在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输出。通过打造一套标准的生产制造及质量管控体系,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更有保障。今年年中,中科时代多个系列工智机将在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导入量产,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
开放场景应用、共享生产要素、搭建共性平台……通过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我国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正加速形成。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大企业配套需求,引导中小企业精准补链,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日前发布。“讯飞开放平台将联合首批接入的超3000家企业开发者,共建AI大模型行业通用解决方案,带动集群内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
从语音语义、图像、算法到芯片,在合肥智能语音集群,一条覆盖AI核心技术研发、物联网、智能硬件及高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已然形成。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集群入驻企业总数超2000家,年产值约2050亿元。
作为产业创新的策源地,我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22年,45个国家级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光电子信息、能源电力装备等重点领域,努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本报记者王政、李心萍、韩鑫、刘温馨)
| 来 源:人民日报
| 责 编:高红梅
| 校 对:宁湘舒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